正领睿学 > 国际课程辅导 > A-Level课程
疫情之下,竟是2.2亿学生的网瘾盛宴!整治熊孩子,居然要靠它?
2020-02-23 正领国际教育

一场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全民网课,让家长们2020年的开年直接进入了“hard”模式。

这个春节,疫情造成的影响每个人都有直观的感受:从“最好不要出门”到“出入小区必须登记身份证明”,从“初七”到“初十”,再到“初十七”,企业复工时间一延再延。

13.jpg

但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,恐怕还是暂时不能去学校,只能选择在线网课的学生们。

2月17日,全国90%以上的中小学校已经开通了网上授课。

2月18日,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市教委公布,从3月2日起上海市所有中小学生开始正式“在线学习”学校课程。

很多学生的家长一定在这个春节经历过了各种苦恼,孩子不听话,在家除了上网络课补习的时间外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游戏,看漫画,整天只有玩手机的时候是最专注的,各科目作业完成质量堪忧。

有些平时本来就不爱学习的孩子表现更夸张,在没有网络课的时候,每天更是除了吃,就是睡。

很多家长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每天都会督促孩子去学习,然后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沉迷在玩游戏当中。

比如循循善诱型的家长通常会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时间,规定好每天的作息安排,甚至会在家里划出一个手机隔离区,家长自己先放下手机做榜样等等。

简单粗暴型的家长则直接没收所有电子设备,如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等等。

但是理想有多丰满,现实结果就有多残酷。上述方法,通常效果都非常有限,而且是治标不治本,不仅加大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隔阂,还增强了学生的逆反情绪,让本来就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滋生出更多的心理抵触情绪。

14.jpg

那家长到底该如何做?才能治标又治本的防止孩子沉迷于游戏,并且抚平学生的逆反心理,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,化腐朽为神奇呢?

好了,熊老师和之前一样,直接先亮出大招,然后再讲解大招背后的作用原理,让各位家长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。

这个方法就是,先去陪孩子一起玩电脑或手机游戏,然后再把游戏上瘾的机理运用在日常的学习中。

听到这个,很多家长肯定会大吃一惊,以为我最近天天在晚上通过网络隔空抽背学生单词,自己终于抽疯了 ??!!

各位家长别着急,我还没疯。

首先,我想请你回想一下,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候,你在干嘛?在干自己的事儿,到点了过来抢手机;还是一直焦虑地盯着钟,说着“别玩了,玩太久了,眼睛要玩瞎了”?“ 该睡觉了、该洗澡了!”

你应该已经发现了,不管是威胁还是吼叫,孩子可能都觉得无所谓,他其实早就对你的唠叨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力。

如果你强行去抢,他还会哭闹不休,他眼里只有手机游戏。这是为什么呢?道理很简单,因为手机游戏好玩啊!好玩在哪呢?

游戏上运用了许多伟大的创意,它能够让人有一个明确的预期,可以产生强烈的雄心和坚定的执行力,让人更愿意冒险,更加能够承受困难,更难被打击。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充满了趣味性和愉悦性,有很多情感上的互动和反馈。 

游戏设计者会根据人性,设立一个又一个的吸引点,而每一个吸引点都是一个个设计好的时间段、活动、奖励的集合,让人在吸引点的层层刺激下沉沦,最终让人慢慢上瘾。

游戏让人成瘾的手段主要有以下6种:

1、即时反馈

简单的赏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心理控制手段,即便有无限的任务,但只要保证你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得到即时反馈,比如每砍一个怪兽,就能得多少分,怪兽掉多少血,游戏对应有什么样的声音发出等等。

换句话说,就是在游戏中,最微小的付出,都立刻有对应的成果,其努力的结果是马上可视的。

15.jpg

所以这也是游戏相对于学习最大的的优势之一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学习成果的反馈极其缓慢。努力学习是会有进步的,但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人们对于微小的变化是不敏感的,就算有正面反馈,也是在期中考试,期末考,或者平时某个小考当中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。

16.jpg

所以学习正面反馈的滞后性非常强,频率又极低。而且对于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,好不容易获得的成绩反馈,还是负面的反馈。

所以相比于游戏简单刺激的即时反馈机制,真实生活中的学习显得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啊。

17.jpg

2、阶段性目标

在游戏中这样的机制会驱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完成任务,不断的去升级,这种短期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会让玩家不断自我肯定,并且获得虚拟尊重与认可。这种上层的心理需求满足让玩家感觉非常良好,到最后成瘾。

18.jpg

3、对奖励的珍惜感

这是奖惩机制的升级心理控制手段,玩家在打游戏的过程中会对游戏中的物品成瘾,因为游戏中的物品需要你投入金钱、时间、精力与技巧去获取,在心理学上讲,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这个物品产生认知失调,以致成瘾。

你付出的越多,认知失调越多,认为此物品的价值越大,对该物品的执着程度成瘾程度就会越大。

19.jpg

4、竞争排名机制

人类天生就有竞争、掠夺的本能。游戏将人类的这一原始本能开发到极致。游戏从不同维度、不同时间去对玩家的能力、成果进行排名,生成排行榜。

玩家在自己本能的驱使下想要跻身排行榜榜首,以证明自己的能力,获得大家的敬佩,名声,满足自己的尊重、社交等上层需求。

20.jpg

5、实现潜意识欲望

玩家在游戏中对游戏角色,对自己的生活有绝对的控制权。在游戏中可以通过短期的努力获得资产、房屋、能力、伙伴、荣誉、伴侣、装备甚至军团、国家、宇宙。在游戏中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职业、角色。

而通常在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事情往往很难实现甚至没有办法去实现。作为一种替代体验,玩家很容易在虚拟的游戏中沉迷。

21.jpg

6、不确定性

在游戏中,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心理机制,就是不确定性。如果游戏设计者只对玩家的特定行为给出特定的奖励,那么玩家很快会对这种确定性懈怠,但是如果这种奖励是不确定性的,而且是非常巨大的,那么玩家反而会期待这种“彩票”,对这种不确定的奖励上瘾。

比如在熊老师那个年代,是街机流行的鼎盛时期,那个时候玩儿圆桌武士,有人砍开宝箱,如果突然蹦出一柄红色的魔杖(能让主角的金色铠甲直接再次升级成黄金重型铠甲),整个游戏厅都会传来小伙伴们一浪又一浪的惊呼。

22.jpg

以上,就是游戏让人上瘾的主要原理。很多家长看完后,会很震惊,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游戏背后,居然暗藏这么多玄机,而且都是直指人性弱点,别说是自控力最差的未成年人了,就算是成年人,也扛不住游戏这么一层又一层的引诱呀!怪不得孩子那么容易上瘾!怪不得给孩子苦口婆心讲各种道理几乎没用!

23.jpg

而且还没完,在熊老师上学的那个年代,游戏相对来说,无论游戏的人物设定,造型,画质,音效和现在的游戏都完全没得比。加上那个时候,接触游戏还比较麻烦,电脑还是奢侈品,手机大家都没有。想要玩儿高级一点的游戏,只有去街边的游戏厅。

24.jpg

所以家长简单粗暴的干涉,实用性还挺强, 只要卡住孩子的零花钱,或者在家附近的游戏厅蹲点,基本上都能有效防止孩子沉迷在游戏上。

但是现在呢,手机和电脑已经是每个孩子的标配,而且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,让玩家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,更容易沉迷其中。

比如现在的国民游戏《王者荣耀》,其团队已经拥有了1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,另外还配备了200多人的支持团队。而他们的任务主要已集中在对这款游戏的更新和维护—继续优化体验,保持这款游戏内容的新鲜度,好让这款游戏可以运营得更久一点,在其生命周期里为腾讯赚取更多的利润。

25.jpg

所以在这个时代,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小孩玩游戏,或者是苦口婆心的规劝,作用是越来越小。 

那到底怎么办嘛?

所以熊老师给出来的方法,是直接“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”。陪孩子一起玩游戏,和他一起承认并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,然后去做那个把关时间、喊停的人。再把游戏上瘾的原理,运用到孩子的学习很生活中去。

26.jpg

那如何运用游戏上瘾的原理,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动力呢?

相信很多学生,或是是家长当年自己当学生的时候,本身都有这样的经历,那就是因为某个契机,学习欲望强烈,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后,痛定思痛准备好好学习,大干一场,列了一大堆的学习计划。

27.jpg

但是学习一段时间,就坚持不下去了,然后放弃了。而且这种情况在整个学生生涯还经常重复性的发生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?!你们想想?? 刚才给大家介绍过游戏上瘾的机制, 你们再看看上述的那个学习计划, 有没有发现什么天大的漏洞?? 有没有?? 漏洞是什么??!看出来了吗??什么!还没有看出来,那赶紧竖着大耳朵,认真再听熊老师说一遍!

这个计划,缺乏一个即时反馈的奖励。要让人对一个行为上瘾,注意,是要对这个行为有“即时”的“反馈”。所以每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,最好能立刻给出一个奖赏。

这个奖赏是什么, 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来定。比如可以奖励50元钱,可以奖励打篮球30分钟等等。当然,很多孩子不是沉迷打《王者荣耀》这款游戏吗, 那很好。想打游戏,可以啊, 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,就让你打30分钟游戏。如果你想玩3小时游戏,那就需要完成6个学习任务。

一旦有了一个让学生着迷的诱饵,就用这个诱饵来刺激他的学习行为。在这种刺激下,学生将会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力。 

比如说, 熊老师自己经常会在晚自习监督学生完成作业。这个时候,我经常会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说, 如果你把这30个单词背诵出来了,你就可以提前回家了,不用一直待到晚上九点。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学生的效率奇高无比,30分钟的学习效率比白天磨叽磨叽两个小时的学习效率还强。

看到这里,很多家长可能又会担心,觉得任何学习过程都要靠奖励,那以后孩子慢慢丧失了学习动力怎么办?

各位家长先不要担心,人的行为也是有记忆力的,和生物钟一样,如果每天持续某一样行为,持续到一定的时间量,那么这个行为,慢慢就会固化成为习惯,一旦固化成了习惯,就变成潜意识行为,那个时候就不用再刻意的针对学习行为进行物质奖励了。

比如孩子每天习惯性的背诵30分钟单词,一直持续了3个月,那么某一天突然中断这个行为,反而还会让他不适应。

以上,就是把游戏上瘾的机理运用在激励学习行为的方法。当然,针对于每个孩子的特点,家长可以根据我提到的原则来稍作调整。

1、比如孩子沉迷玩游戏,那你就先陪孩子玩游戏,尝试去体验游戏里的各种快感;

2、如果孩子沉迷看漫画,那你就先陪孩子看漫画, 尝试去理解漫画中的恩爱情仇;

3、如果孩子沉迷打篮球,那你就先陪孩子打篮球,尝试体验篮球带来的酸爽和刺激;

4、在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后,然后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。完成每个学习任务,都给他即时的奖励,相信这样, 游戏不仅不会让孩子沉迷,反而会成为养成孩子各种好习惯的最大推力!

上一篇:留学排名这么多,到底应该怎么看?带你看懂四大排行榜排名操作 下一篇:商业分析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已达到9万美元!这个新兴的专业为何如此金光闪闪?